在撒母耳記上11章,我們有亞捫人的王拿轄上來威脅以色列眾人的記載。「你們若由我剜出你們各人的右眼,以此凌辱以色列眾人,我就與你們立約。」
在昆蘭4號洞發現了一卷撒母耳記的抄本,其中這段話的前面多了一段話,讓人知道剜眼威脅的背景。我把4QSama抄本上多出來的那段話翻譯出來如下,灰色背景的字是MT版本中已有的句子,方括號內是古卷有殘缺而必須重構的部份(中文不是字母拼寫,凡缺字母的就把整個字括起來),其中有一行小字夾在行間,可能是這個文士發現抄漏了,趕快又添補上去:
對照我們手上的MT文本,拿轄和雅比基列人立約的條件是剜去每個人的右眼。這太殘酷,但看見古卷上加的這段描寫,就比較容易理解了。剜去眼睛是對大敵或叛逆者的刑罰,我們早已從亞述人的文獻中知道這種做法。有了昆蘭古卷加的這段話,我們就明白為甚麼拿轄要來到雅比,對先前逃跑的人用同樣方式對待。
有人提出古卷4QSama是原稿,理由有四點:一是若沒有這段背景介紹,MT和其它譯本的敘述顯得突然。
二是在添加段落的開始,拿轄王的全稱是「拿轄,亞捫人後裔的王」,一共出現三次(第三次只看見半個「王」字),接下去就用他的簡稱「亞捫人拿轄」,這是聖經敘事的慣例。
三是短語「大約一個月以後」,還出現在七十士譯本LXX中。在古卷描述的場合,這短語用得特別合適,而LXX譯本中的「沒有送他禮物」卻比較困難。
四是這段對殘酷拿轄王的描寫還出現在歷史家約瑟夫的「猶太古史」中,他的資料很可能是取自當時的聖經。約瑟夫作品還另有幾處也反映出死海古卷聖經的說法。
撒上十一章前面的這一大段話恐怕是很早就不慎抄漏了,只有這一份抄本保存了這段。